月球建设新突破:就地取材开启星际探索新时代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2
深空探测实验室取得重大进展,月壤3D打印系统可利用月壤建房修路,群针式月壤水冰提取系统能从月壤取水。这些成果让月球基地就地取材成为可能,降低运输成本与风险,助力人类迈向星辰大海。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如今,在月球上实现就地取材进行建设正逐渐从梦想变为现实。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产出了一系列颇具未来感的创新成果,为月球建设带来了新的希望。

月壤3D打印

先来说说在月球上盖房子。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月壤3D打印系统,是一项令人瞩目的技术。高级工程师杨洪伦介绍,该系统可以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并打印出任意形状的月壤构件,满足建造需求。未来在月球上盖房子、修路、建设备平台,都离不开它。不过,研制初期面临诸多挑战,月球气候环境恶劣,要在其极端环境制约下,实现可靠的太阳能聚光与月壤成型并非易事。为此,深空探测实验室团队对比了多种技术路线,最终选用“反射聚光—光纤束传能—粉末床熔覆成型”的技术路线,攻克了能量捕获传输到打印成型的系列难题。

除了建筑材料,人类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是关键问题。深空探测实验室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发了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实现从月壤里原位提取水。研究表明,月球极区蕴藏着大量的水冰资源。这些水冰不仅是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饮用水、氧气的来源,还可通过电解制取氢氧燃料,支撑深空探测任务的能源需求,从而降低从地球运输物资的成本和风险。“多根细长螺旋钻针原位钻进含冰模拟月壤并加热产生气态水,水汽通过导流通道定向进入低温冷凝器,冷凝成固态冰实现收集,克服了月壤开挖难、真空逃逸水汽收集难、水冰提取效率低等难题。”该技术负责人祖琳介绍道。

月壤水冰提取

更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科学家最近发现,把月壤熔了做成半透明的“月球玻璃”,再涂上一层钙钛矿,就能变身高效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抗辐射、扛得住月球温差,重量只有传统硅电池的一丁点儿,专为月球严酷环境而生。

从打印月壤砖、钻取水冰到直接用月壤发电,这些突破性技术意味着,建月球基地正从“啥都靠地球”变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安徽3年来,在月球探测、行星探测、小行星探测与防御等领域开展重大工程立项论证和相关预研课题研究工作,聚焦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和深空安全四大领域,提出深空总体技术、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智能控制等12个技术方向,实现了深空探测领域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发展。

深空探测

对宇宙的探索与追问,是深空探测活动的永恒主题。当在月球盖房、修路、喝水都能“自产自销”时,人类向星辰大海进发的脚步将不可阻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月球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前哨站和新家园。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月球建设 就地取材 月壤3D打印 月壤水冰提取 深空探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