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风云:天才荣耀与警示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1
本文聚焦化学领域,讲述成都七中17岁赵垚晰获国际化学奥赛金牌的荣耀,也提及北大投毒、作弊等负面事件。赵垚晰为国争光,而投毒者、作弊者因性格缺陷、利益驱使犯错。这些故事提醒人们,成绩之外,品德与心理建设同样重要。

在化学的世界里,既有闪耀的荣耀时刻,也有令人警醒的事件。近日,一则喜讯传来,来自成都七中的17岁学子赵垚晰在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载誉而归。他不仅为国争光,还取得了理论世界第一的优异成绩。

化学竞赛

7月14日晚,历经十几个小时的航程,赵垚晰和教练阳东初老师抵达成都。成都七中的老师们早已准备好鲜花横幅等候,他的父母也从老家乐山沐川赶来。赵垚晰身着黑色半袖、米黄色长裤,戴着银色边框眼镜,带着满满的荣誉回到家乡。他兴奋地表示,能让中国国旗在国际赛场飘扬,非常自豪。此次比赛,来自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354名选手参赛,中国代表队的四名高中学生全部获得金牌,赵垚晰总分排名第五。不过,他也对自己的实验考试成绩有些遗憾,认为这是自己的‘瓶颈’。

回顾赵垚晰的竞赛之路,2024年,他参加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比赛,初赛以全省第一的成绩入选四川省代表队,决赛以全国第六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取得保送北京大学的资格。他笑称暑假想补习语文和英语,还坚定地选择北大化学专业,希望以后从事科研工作。他对化学的热爱源于家庭的支持,家里为他搭建的实验室,托住了他的化学梦。

北大

然而,在化学领域的象牙塔——北京大学,却发生了一些令人痛心的事件。曾经有王晓龙、林森浩等学霸,因性格缺陷和情绪冲动,在校园里犯下投毒重罪。王晓龙因室友调换宿舍的问题心生怨恨,向室友水杯中投铊毒;林森浩则因与室友黄洋的日常矛盾,在愚人节当天投放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导致黄洋死亡。这些高智商的顶尖学霸,本应拥有光明的前途,却因一念之差,毁了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此外,2018年北大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还发生了一起学生团伙作弊事件。涉事人员包括竞赛国家队成员、多名国家集训队成员等,他们履历光鲜,却在考试中作弊。北大化院院方建议给予部分同学留校查看处分、部分同学记过处分,但这一处分结果引发了争议。大家质疑天之骄子为何会作弊,也对院方的处理结果是否公允提出疑问。

化学天才

更令人惋惜的是,曾经的化学天才刘招华,将自己的天赋用到了制作毒品上。他出生于福建福安市,学生时代成绩优异,对化学有浓厚兴趣,还拿过省级竞赛奖。但后来,他为了赚钱,走上了制毒的犯罪道路。他的反侦查意识极强,逃亡九年最终落网,被判处死刑。

化学竞赛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他们在学术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但这些负面事件也提醒着我们,成绩和天赋固然重要,但品德和心理健康同样不可忽视。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培养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化学竞赛 北大 投毒案 作弊事件 化学天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