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泰坦”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故:富豪之殇背后的安全黑洞
2025年8月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公布“泰坦”号潜水器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致5人遇难,主要因海洋之门公司在设计、维护等流程存缺陷,未遵循安全规范。此前该公司···
2025-08-07
2023年6月18日,一场悲剧在深海中上演。“泰坦”号深海潜水器前往考察“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出发1小时45分钟左右后失联。6月22日,美国海岸警卫队确认,“泰坦”号发生“灾难性内爆”,5名乘员全部遇难。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海洋调查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泰坦”号潜水器事故的调查报告。这份300多页的报告,揭开了事故背后的真相。
报告认为,事故主要原因是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在“泰坦”号的设计、认证、维护和检查流程中存在缺陷。“泰坦”号潜水器由碳纤维制成,这是一种坚固的材料,但此前未曾用于深海潜水器。部分原因是碳纤维在高压下不可靠,其层状结构会在所谓“分层”的过程中分离。而大多数潜水器的船体由钛或钢制成。
在2022年的潜水考察作业后,“泰坦”号的船体已出现异常。当时,船上乘客曾报告听到一声巨响,“海洋之门”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拉什表示这“只是潜水器在框架内晃动”,但传感器后来显示这是分层现象。然而,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未能进行适当调查和解决。
调查人员还发现,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应对“泰坦”号的实时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行动。然而,在2023年考察“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之前,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没有采取任何与数据相关的行动,没有进行任何预防性维护,也没有妥善存放“泰坦”号。
造成这些匪夷所思行为的部分原因,是公司为了省钱。到2023年时,公司的财务压力已经导致拖欠员工薪水。一名前员工告诉调查人员,公司经济状况非常紧张,因此“做出了一些危及安全的决定”。同时,公司还通过“有毒的工作环境”,通过随时解雇员工和承包商的方式,阻止他们对安全表达担忧。
在去年的听证会上,潜水器的视窗制造商作证称,公司产品的额定承受水深只有650米,远低于泰坦潜水器前往的3800米深海。报告特别点出了拉什的角色,称如果他幸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贾森·纽鲍尔表示,这起导致5人遇难的事故本可以避免。“历时两年的调查揭示了多个导致这场悲剧的因素,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监管。”
据悉,“海洋之门”公司于2021年开始提供“泰坦尼克号之旅”,并于2022年完成了第二轮探险之旅。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在2022年,带有任务的专家们7次潜入海底,并拍摄出了“令人惊叹”的图像,发现了一些此前未被发现的沉船细节。此外,潜入海底的专家还拍摄了8K视频,展示了沉船的更多细节。该公司此前还推出了一本共150页的图册,其中包含了由探险专家分别于2021年和2022年潜入海底拍摄的沉船图片的副本。
据英媒2023年1月报道,自2021年开启“泰坦尼克号之旅”以来,“海洋之门”公司已经将约60名付费乘客和15 - 20名研究人员送到了距离“泰坦尼克号”沉船遗址仅几英寸的地方,参与这项为期八天七夜的旅程总计约花费25万美元。
这场悲剧为深海探险行业敲响了警钟。全球深海观光业缺乏统一安全标准,30年未更新潜水器规范。调查委员会呼吁建立新认证体系,强制提交潜水应急预案,并将此类运营纳入客船监管框架,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2025年8月5日,美国海岸警卫队公布“泰坦”号潜水器爆炸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致5人遇难,主要因海洋之门公司在设计、维护等流程存缺陷,未遵循安全规范。此前该公司···
2025-08-07
受台风“韦帕”影响,广东等地现连续强降雨。20日和21日,翼龙应急型无人机执行预警侦察、灾情侦察与应急通信任务,实现全国首次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台风预警侦察,···
2025-07-25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街头将迎来无人出租车。市民可在世博展览馆周边体验多场景接驳,从“示范应用”迈向“示范运营”。车辆安全性高,背后有远程安全···
2025-07-25
当地时间7月24日,“星链”网络中断约2.5小时,副总裁迈克尔·尼科尔斯称是关键内部软件服务故障所致。事故跟踪网站显示全球出现服务中断,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积···
2025-07-25
河南19岁大一学生聂灿林刚念完大一,就拿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offer。他凭国赛双料冠军、官方认证“技术能手”、高级证书等硬实力获青睐。其成功源于热爱与钻研,也···
2025-07-23
最新资讯
揭秘“泰坦”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故:富豪之殇背后的安全黑洞
全国首次!翼龙应急型无人机台风预警侦察创全链条应急模式
上海街头无人出租车来袭,开启智能出行新时代
软件服务故障致“星链”网络中断2.5小时
19岁大一学生拿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offer,技能成才典范!
黄仁勋评华为:竞争对手非敌人,盛赞中国创新与供应链
黄仁勋谈英伟达发展与中国市场:创新、竞争与机遇并存
深圳机器人学会自主换电,开启科技新时代
英国诞生8名“三亲婴儿”,技术突破与伦理争议并存
中国航天:将中式浪漫镌刻于宇宙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