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科学防控刻不容缓
近期,广东和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关注。该疾病由伊蚊传播,全球多地有疫情。专家称可防可控,主要症状为发热、关节痛等,多数患者能痊愈,但特殊人群···
2025-07-25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细微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以湖北武汉为例,武汉第三医院今夏前来就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数量,已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毒隐翅虫的分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科普文章提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毒隐翅虫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因毒隐翅虫而受伤的案例逐年增加。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北京用户发现家中出现隐翅虫,很多人因不了解它而“中招”。
那么,被毒隐翅虫弄伤的人们有着怎样的遭遇呢?在湖南,27岁的阿树5月份右眼下方突然发痒,以为是蚊子咬或皮肤问题,挠了一晚上没好转。几天后,伤口由痒转疼,出现小水泡,进而溃烂化脓,离眼球只有几毫米,她担心脓液入眼导致感染,还出现头晕发烧症状。
在武汉,苏东手臂上出现一条浅红色痕迹,以为是刮伤,未在意,直到伤口化脓、溃烂才发现是毒隐翅虫所致。还有江西南昌的幼童、湖北的1岁婴儿,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毒隐翅虫伤害。
毒隐翅虫带来的伤口还容易导致误诊。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分析的71例外院误诊病例显示,最易误诊为带状疱疹,还易被误诊为皮肤细菌感染、擦伤、过敏性皮炎,甚至有11例被误诊为性病。误诊不仅导致药物错用,还会引发误会和纠纷。
毒隐翅虫其实并不会咬人,真正伤害皮肤的是它体内液体所含的毒素。当皮肤沾上毒液,一开始可能没太大反应,之后症状会逐渐加重。皮肤科医生陶宇莎表示,毒隐翅虫皮炎确诊一般通过分布部位和皮疹形态判断,它是迟发型反应,接触后第一天可能只是淡红斑、微热、微痒,之后症状会越来越重。
面对毒隐翅虫,人们该如何应对呢?专家提醒,绝不可拍打,吹走或拨落更安全;即时处理,用肥皂水冲洗后就医,避免抓挠;做好物理隔绝,使用蚊帐、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
上海师范大学的昆虫实验室对隐翅虫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副教授汤亮表示,绝大部分隐翅虫没有毒性,可通过身体颜色初步判断。毒隐翅虫在稻田或农田生态环境里可能是有益昆虫,但因其夏天数量多、有趋光性,容易进入室内伤人。
人类与昆虫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气候变暖正改变着昆虫的分布版图。国家气象中心专家指出,农业害虫多为变温动物,温度升高加速其代谢繁殖,适生区北扩。人们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伤害,与毒隐翅虫等昆虫共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近期,广东和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关注。该疾病由伊蚊传播,全球多地有疫情。专家称可防可控,主要症状为发热、关节痛等,多数患者能痊愈,但特殊人群···
2025-07-25
我国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今年呈现雨季早、气温高、强对流显著特点。北方暴雨可能频繁,南方部分地区有伏旱风险。降雨分布不均增加预报预警难度,还易引···
2025-07-25
7月24日,重庆酉阳县泔溪镇大板村,村民陈先生一家安葬大伯时遇糟心事。必经之路被设“钉子阵”,安葬地被埋死狗。疑因同村人认为所选地影响自家风水。目前警方已···
2025-07-25
7月以来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活跃,7月23 - 24日,第7号“范斯高”、第8号“竹节草”和第9号“罗莎”接连生成,形成“三台共舞”。受副高、海温等因素影响台风扎···
2025-07-25
7月23日,26岁刘女士在深圳一家服装厂面试后,因要求删除个人信息遭围殴致腰椎骨折。24日晚警方立案侦查,涉事企业称无肢体接触。此事件凸显个人信息保护及职场尊···
2025-07-25
最新资讯
广东北京均发现基孔肯雅热病例,科学防控刻不容缓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象异常带来多重挑战
重庆村民安葬老人遇恶意阻挠,风水之说引争议
近期台风扎堆,“三台共舞”局势下的天气影响与防范
26岁女子深圳面试后欲删信息遭殴打致骨折,警方已立案侦查
俄罗斯失事客机上有一名中国公民
江西鹰潭婚房展厅婚床惊现蛇,消防员成功捕获
“网约车疑似失控转圈”真相:司机情绪急躁所致
平台“内卷式”竞争:从“卷价格”到“优价值”的转变
台风过后海鲜遍地,能否食用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