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隐翅虫“北上”,如何应对虫患危机?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0
今年夏天,毒隐翅虫分布范围扩大,武汉第三医院相关患者数是去年同期三倍多。其带来的伤口易误诊,还会影响生活。因气候变暖,它在北方分布更广。本文介绍被伤案例、应对方法等,提醒人们科学防范,与虫共存。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细微变化也在悄然发生。以湖北武汉为例,武汉第三医院今夏前来就诊的隐翅虫皮炎患者数量,已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与此同时,毒隐翅虫的分布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毒隐翅虫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的科普文章提到,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毒隐翅虫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因毒隐翅虫而受伤的案例逐年增加。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北京用户发现家中出现隐翅虫,很多人因不了解它而“中招”。

那么,被毒隐翅虫弄伤的人们有着怎样的遭遇呢?在湖南,27岁的阿树5月份右眼下方突然发痒,以为是蚊子咬或皮肤问题,挠了一晚上没好转。几天后,伤口由痒转疼,出现小水泡,进而溃烂化脓,离眼球只有几毫米,她担心脓液入眼导致感染,还出现头晕发烧症状。

隐翅虫皮炎

在武汉,苏东手臂上出现一条浅红色痕迹,以为是刮伤,未在意,直到伤口化脓、溃烂才发现是毒隐翅虫所致。还有江西南昌的幼童、湖北的1岁婴儿,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毒隐翅虫伤害。

毒隐翅虫带来的伤口还容易导致误诊。湖北江汉油田总医院分析的71例外院误诊病例显示,最易误诊为带状疱疹,还易被误诊为皮肤细菌感染、擦伤、过敏性皮炎,甚至有11例被误诊为性病。误诊不仅导致药物错用,还会引发误会和纠纷。

毒隐翅虫其实并不会咬人,真正伤害皮肤的是它体内液体所含的毒素。当皮肤沾上毒液,一开始可能没太大反应,之后症状会逐渐加重。皮肤科医生陶宇莎表示,毒隐翅虫皮炎确诊一般通过分布部位和皮疹形态判断,它是迟发型反应,接触后第一天可能只是淡红斑、微热、微痒,之后症状会越来越重。

防虫措施

面对毒隐翅虫,人们该如何应对呢?专家提醒,绝不可拍打,吹走或拨落更安全;即时处理,用肥皂水冲洗后就医,避免抓挠;做好物理隔绝,使用蚊帐、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

上海师范大学的昆虫实验室对隐翅虫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副教授汤亮表示,绝大部分隐翅虫没有毒性,可通过身体颜色初步判断。毒隐翅虫在稻田或农田生态环境里可能是有益昆虫,但因其夏天数量多、有趋光性,容易进入室内伤人。

人类与昆虫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气候变暖正改变着昆虫的分布版图。国家气象中心专家指出,农业害虫多为变温动物,温度升高加速其代谢繁殖,适生区北扩。人们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避免伤害,与毒隐翅虫等昆虫共存。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毒隐翅虫 隐翅虫皮炎 气候变暖 防虫措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