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深圳海滩现大量海鲜,专家提醒勿捡勿食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0
7月21日,台风“韦帕”过境后,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海滩现大量生蚝、蛤蜊等海鲜,居民冒雨赶海“爆桶”而归,引发热议。但专家提醒,台风后海鲜可能携带污染物和病菌,如创伤弧菌,食用风险高,且海边仍有危险,市民勿贪图一时之“鲜”。

7月21日,台风“韦帕”过境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街道附近海滩迎来了一场“海鲜盛宴”。视频画面中,海滩上遍地都是生蚝、蛤蜊等贝类海鲜,吸引了附近居民纷纷前来赶海。

赶海

拍摄者表示,即便下雨也抵挡不住市民的热情,大家人手一个桶,现场呈现出“捡不完,根本捡不完”的景象,不少居民“爆桶”而归,仿佛实现了海鲜自由。这一情景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表示要去捡,也有人觉得捡来吃不安全。

专家提醒,这一现象多是因为附近海域养殖的生蚝受风浪冲击,脱离养殖设施被冲上岸。疾控专家指出,台风过后暴雨会将污水和化粪池排泄物冲入海洋,海洋中创伤弧菌数量激增。创伤弧菌常附着在贝类外壳上,一旦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最快12小时就能引发败血症。

创伤弧菌

什么是创伤弧菌呢?它是致死率最高的致病弧菌,广泛分布于水温较高的各河海交界水域、近海、海湾及海底沉积物中,常寄生于贝壳类等海洋生物中,如鱼、虾、牡蛎、蚌等。如不慎受伤,一定要及时用清水冲洗伤口,并用酒精消毒,及时就医。

相关部门也提醒,此时海边风浪仍大,且海鲜可能变质或携带污染物,还可能有危险海洋生物,如央视提醒的水母、海胆和海蛇等,其毒液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市民切勿因贪图一时之“鲜”而忽视潜在危险。

台风刚过就急着赶海的行为隐患重重。有网友表示,台风刚走,浪是最危险的,本地人知道如何规避,外地人最好不要去参与。泉州公安此前也表示,台风过境后危险并没有完全解除,海边风大浪大,要特别注意次生灾害。

海鲜

总之,台风过后,大家一定要听从专家和相关部门的提醒,不要轻易去捡这些“送上门”的海鲜,保障自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台风 韦帕 赶海 海鲜 创伤弧菌

相关文章